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认为,老师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一座庇护学生前行的桥梁。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学习了很多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而其中最近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在教授论语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授论语时,我深深感受到,这部经典不仅能够传授道德和品质知识,更能够为学生塑造人格,提高人生境界。而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教育方式的拓展,让我们有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儒家文化的美好。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学习论语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掌握核心思想。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孔子的真知灼见的总结和表述。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论语,来领会孔子命传的思想方法和人生价值。作为教师,我会强调让学生逐步领会底蕴、精髓和真谛,并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分析和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各段经典语句的内涵,从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自主思考,积极参与。论语的思想是很符合中国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的,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优点,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表现出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授课中,我经常会把关键语句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语句的含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思考、敢于表达的习惯,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落实到生活中。论语中的哲学思想虽然无声无形,但却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循论语的价值观,来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感受、理解和体验。例如在操场上,教师可以提醒学生“知耻而后勇”,让他们在团队活动中互相支持;在教室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论语并不是无谓之事,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人性的本质,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对于作为教师的我们来说,更是一种教育方式的拓展,可以在教育引导学生时,让学生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底蕴。我们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让学生在学习论语中,逐渐形成仁、义、诚、勇等传统美德,培养出更高尚的人格和品质,成为一名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