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呆呆范文网,文案写作帮手
爱呆呆范文网教育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实用教案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实用教案(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时间:2023-12-16 02:53 下载全文

教学设计标题:以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实用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原子的构成和内部结构。

2. 掌握原子序数、核质量数、核外电子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及规律。

4. 把握原子的稳定性和放射性的物理本质。

教学内容与方法:

1. 学生自主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规律,教师进行点拨指导和解惑。

2. 讲解原子的结构,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原子模型,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序数、核质量数、核外电子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利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原子的稳定性和放射性的物理本质。比如,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放射性的性质。

4.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掘原子结构方面的疑点,并给出解决方案,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效果评估:

1. 通过完成课堂个人或小组作业,检查学生对原子序数、核质量数、核外电子数的理解情况。

2. 通过实验报告或PPT展示,评价学生对原子的稳定性和放射性的物理本质的理解情况。

3. 通过小组讨论汇报,检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疑点的解决及提出的解决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原子的组成和内部结构的理解。

2.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及规律的掌握。

3. 原子的稳定性和放射性的物理本质的把握。

教学扩展:

1. 着重介绍电子云模型,引导学生理解电子云密度和电子云分布的规律。

2. 介绍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及防范措施,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 介绍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原子结构方面的前沿研究。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实用教案.doc

将文本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打印,也可以【点击这里收藏】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