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眉弄眼形容一个人通常是指他做出了不正经或者不尊重别人的动作或举止,比如可能在调戏或者嘲笑某个人,或者是在卖弄自己的风情。这种行为通常被认为是轻浮或者不端,所以常常得到其他人的指责。
“挤眉弄眼”这个词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它是出自于《庄子》这本古代哲学著作中的一个章节,“齐物论”其中有一段描述了一只鹿听到人们谈论自己时的反应: “鹿听之,大惊曰:‘我何罪?乃人之所屠治也。’蜮螈听之,跃然起舞曰:‘吾好爵祭,不如蹴鞠。’(鹿听到后非常惊讶,说:‘我做错了什么吗?为什么会被人类捕杀呢?’而蜮螈听到后很高兴,跳起来说:‘我喜欢美酒佳肴,不如来踢蹴鞠吧。’)”这个描述中的“跳然起舞”后来就被认为是“挤眉弄眼”的词源之一,因为这个动作表现了蜮螈盛情载趣的样子,很符合“挤眉弄眼”这个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