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精选16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篇1
苏霍姆林斯基,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我是在大学的时候才知道的。
学生时代的我,往往更多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所以那时看他的《给教师的建议》,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成长历程。苏霍姆林斯基说,童年没有培养起来的有些能力,成年后可能永远无法弥补,为此给自己不会思考和没有创造力找到了一点借口!
再次读他的《给教师的建议》,我多了老师这样一重身份,除了在书中为自己教学实践遇到的问题找到了一些解决的技巧和方法!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多次说到的两件事,阅读和思考!
在他的书中,他多次提到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培养阅读的习惯。可以说我大部分青春都是和书一起度过的,而接下来的余生都要和书打交道,对读书这件事有很多想吐槽的!
小时候因为条件限制除了学校发的课本,能读的课外书真的很少,因此我对自己的书特别爱惜,从学前班到大学毕业的书,我都保存完好。在一些无聊的时候,我会自己一个人在楼上翻开这些书,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着,成长点点滴滴在这些课本中清晰可见!翻开书看到那一滩污渍,我想起了趴在书上睡觉流口水的样子;突然变歪歪扭扭的笔记,一定是上课打瞌睡的时候写的,还有和闺蜜互相加油打气的小纸条……这些点点滴滴,后来居然成了我高考的作文素材!
我高考那年,湖北的高考作文是“旧书”,看到这个题目,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些我如视珍宝的旧课本。我从个人到国家,讲了旧书的象征意义。我的旧书见证我成长轨迹,承载的是我个人的成长故事,更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旧书,承载的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进步的历史见证。
要不说我一直以来都很幸运呢,这种有亲身感受的故事写出来的作文当然分数还可以。而那个时候的我就能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如此关切,这政治觉悟也还可以吧,不然怎么会冥冥之中成了政治老师呢!
还有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现在想起来都还耿耿于怀呢!有一次一个亲戚到我家帮他孩子借课本,我不在家,奶奶很慷慨地让他自己去我的书堆里找,当我回家看到我的书全被翻乱了,我当时特别生气!借出去的书,后来那个亲戚再也没有还回来...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精选30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篇1
自开展学习“六条禁令”活动以来,我进一步认识到“六条禁令”是规范学校办学、校长履职、教师从教的“高压线”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是多么的重要。通过认真学习,我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我对师德师风及工作作风建设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谈谈我对这“六条禁令”的几点体会。
“六条禁令”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补充,是每一名教师都应该禁止做的,也是最基本的行为品质。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大至一个国家,需要制订法律、法规来规范国民的行为。小至一个单位,需要制订规章制度,来约束成员的举止。我们教师的行为更应该受到规范的约束,因为我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因此需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教育部颁布的“六条禁令”,无疑正是我们教师的行为之“规矩”,是对我们广大教师行为的更深一层的约束。我认为颁布“六条禁令”,是对广大教师真正的关心、爱护。因为,我们教师也是人,也存在着人性的弱点,也有可能会犯错。与其犯错后惩罚、整顿,不如未雨绸缪,加强教育、约束。
认真落实“六条禁令”是教师的职责。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常怀律已之心。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论是何时何地都能管得往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同时要善于总结工作上的得与失,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牢记自己的岗位职责,多做工作、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尽职尽责,忠于职守,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出改进工作的新办法、新思路,努力把自己的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通过学习,我将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业务上刻苦钻研,在行动上提高工作责任心,时时处处做出榜样,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篇2
苏霍姆林斯基,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我是在大学的时候才知道的。
学生时代的我,往往更多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所以那时看他的《给教师的建议》,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成长历程。苏霍姆林斯基说,童年没有培养起来的有些能力,成年后可能永远无法弥补,为此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