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下学期家长会的发言稿(精选19篇)
小班下学期家长会的发言稿 篇1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班级的基本情况。
经过一学期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基本上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环境,这也应该感谢各位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尤其是孩子们基本上懂得了上课时应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过完年回来,孩子们都长大一岁了,基本上养成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多喝水,勤洗手,饭后擦嘴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多数幼儿知道不离开老师,危险的地方不去,大部分孩子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自理能力进步也比较大,如:多数幼儿会自己吃饭、喝水,会自己穿鞋(到目前为止还有两三个穿不上的),并能主动大小便,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事主动请老师帮忙,并初步懂得帮助别人等,多数幼儿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意愿,部分幼儿还能与小朋友聊天等。上学期,通过拼插玩具、粘贴、涂色等动手训练,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涂色,进步最明显,这个家长们从孩子们的画中能看出来。
或许家长们会认为孩子小能学到什么?那么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到底要学什么呢?今天我着重向家长介绍关于“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一些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一、幼儿养成良好
行为习惯的意义
(一)一位诺贝尔获得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出乎意料的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学者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及时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注意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
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另一位科学家说,在实验室里,没有“我 ”,只有“我们”,一切伟大成果都属于“我们”,而不是某个“我”,这种群体意识不正是得益于从小养成“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的习惯吗?
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时井然有序,连助手不慎把一个烧杯转了个把,他都严肃的指出,并说:“最小的一点错误导致最大的损失。”这话不正是来源于幼儿...
小班下学期家长会总结:
本学期,小班教师注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运动、认知、社交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在亲子共育方面,小班教师积极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发展。
在教学方面,小班教师注重了教育与玩乐的结合,充分利用各类教育游戏,通过自由游戏、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活动,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学习知识。同时,小班教师重视低龄幼儿的语言发展,引导幼儿以自然方式学习语言,培养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在亲子共育方面,小班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及时反馈幼儿在学校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
小班第二学期家长会反思:
本学期,小班教师在教学和亲子共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兴趣爱好。有时候,教师在活动设计中过于依赖模板和教材,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需要更多地关注幼儿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活动。
在家校沟通方面,尽管教师和家长之间保持了紧密联系,但也存在信息传达上的不足和不全面,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建立更加有效的家校联系机制。
最后,在亲子共育方面,教师需要更多地提供一些科学的育儿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成长规律和教育方法,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促进更加深入的家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