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怎么和家长沟通(通用26篇)
幼儿园老师怎么和家长沟通 篇1
1、导入尊重感。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班主任通常比家长更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决不能以教训式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是当其子女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班主任仍要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也不能当着学生的面训斥家长,这不仅使家长难堪,有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长一旦将这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孩子,极易形成孩子与班主任的对立情绪。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2、流露真诚感。用真诚的语言或行动去与对方沟通,使其感动的方法。以诚感人要求诚与情密切配合,要使人动情,唤起人的真情;以诚感人要做到诚与真结合;以诚感人还必须伴之以虚心,否则难以取得对方的信任。
3、评论学生要客观如实。
4、注意谈话形式与方式。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应是平等的同志关系,班主任与家长的谈话,切忌用教训式语气,而应像对待同志或客人那样用商量或交流的口气;态度要随和,语气要婉和,语态要真诚,语调要亲切,语势要平稳,语境要清楚,语感要分明,使家长一听就明,能准确把握要旨,领悟当家长的应做些什么,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5、语言务求得体和有分寸。
6、谈话要委婉和注重可接受性。班主任和家长谈话时,一般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后讲缺点,对孩子的缺点也不要一下讲得过多。应该给家长一种感觉:孩子每天都在进步。惟如此家长才会欢迎班主任,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议,愉快地与班主任合作,对孩子的优缺点也能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要把握好沟通步骤的时序。“哪壶先开提哪壶”,先说说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等家长有了愉快的情绪,再逐渐提一些建议,家长会更乐于接受。因为同一件事,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为了使人们乐意接受,我们就可尽量从人们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一个角度去叙述,尽量避免那种容易引起人们反感的角度。
幼儿园老师怎么和家长沟通 篇2
1,首先在与家长沟通时,首先要态度谦和,语气温婉,用词恰当,但不卑不亢。有些家长比老师学历高,就认为老师不如自己有见识,其实学历高,并不...
幼儿园家长怎样和老师沟通(精选29篇)
幼儿园家长怎样和老师沟通 篇1
孩子入园后,我们最好找机会多跟老师沟通,不要等到出现问题了,才意识到与老师沟通的必要性。只要保持一个轻松的氛围,老师通常也很乐意与家长交流。
当然,与老师沟通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实际上,如果家长与老师经常沟通,对孩子也能起到很好的暗示作用,让他觉得妈妈和老师的关系很密切,于是,他就会更加信赖老师。孩子这种无条件的信赖,又会打动老师,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
没有信赖,沟通就会梗阻,或者进入死胡同。老师很辛苦,一个老师要负责几个孩子,甚至更多,不比家长只面对一个孩子。家长面对一个孩子尚且有焦头烂额的时候,何况老师面对一群孩子呢?如果家长理解老师的难处,就会很自然地赢得老师的好感。
不过遗憾的是,有些家长不能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更多的则是带着挑剔的眼光看老师,这就很容易带来问题,使沟通变得无效,甚至获得负面的效果。当然,这种无效的沟通也必然给孩子带来影响。
因此,即便家长有充足的理由责备老师,还是要以老师能够接受的方式去交流。除非老师真的很恶劣,家长无法忍受。即便想要转园,也没必要跟老师恶语相向,毕竟,我们的旁边还有一个孩子。
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家长与老师的冲突会让孩子感到更加恐慌,并给他一个无效沟通的示范。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多给他一些美好的体验,这对他一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家长无需回避
当然,如果遇到比较重大的问题,家长也无需回避,该跟老师交涉还是要交涉,只是没必要骂街,甚至采取更恶劣的方式。家庭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变化(爸爸突然要长时间出差,姥姥要过来一起生活……),生活环境的变化(搬家、转园……),最好也告诉老师,因为这些事件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老师了解到这些情况,就可以凭借他们的专业知识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帮助,甚至给他做一些心理疏导,帮助孩子消除这些重大事件带来的影响。
有句俗话说得好:"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我们以心换心,与老师有效沟通的可能性自然就大多了。
幼儿园家长怎样和老师沟通 篇2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