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通用3篇)
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 篇1
今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三鹿”的影响,牛奶价格大幅下跌,养殖成本倒挂,亏本经营,奶农普遍信心不足,奶牛存栏数量减少,奶产业受到了重创。在危机的特殊时期,如何帮助奶牛养殖户提振信心,渡过难关,巩固产业,是我们当前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的问题。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委办公室组成调研组,深入到利通区马莲渠乡廖桥村和巴浪湖村,对两个村经济发展情况及群众所思所盼、生产生活以及贫困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寻找*难题的思路和办法。
一、基本情况
xx乡xx村和xx村是**市传统的奶牛养殖村,有20多年的奶牛养殖历史,廖桥村还是奶牛养殖的发源地之一。目前,廖桥村拥有土地2611亩,人口3011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90%以上,有6个村民小组,,奶牛存栏由过去的3500多头减少到现在的1000多头,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巴浪湖村拥有土地1830亩,人口2577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80%以上,有7个村民小组,,奶牛存栏由过去的5000多头减少到现在的1700头,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
在产业结构方面:这两个村都是二元结构模式,以奶牛养殖为主,粮食种植为辅,廖桥村几乎家家都养奶牛;巴浪湖村奶牛养殖户达到400多户,占到80%以上。这两个村有个体私营企业只有2家,且规模都不大,主要以传统粮食加工和饲料加工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
在农民收入方面: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两个渠道。一个是来自于奶牛养殖收入,廖桥村农民收入70%以上的收入来来自于奶牛养殖,巴浪湖村农民收入8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奶牛养殖。另一个是来自于外出务工和少量的粮食收入,这两项分别占到了农民收入的30%和20%,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宽。
在扶贫解困方面:由于人多地少,位置比较偏远,农民增收缓慢,低保户较多,贫困人口大多数集中在年龄偏大、身体残疾、长期有病、劳动技能差的农户中,廖桥村有低保户57户,巴浪湖村有低保户88户,低保户每月每户50元,一年600元,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人的生产生活还有很多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 ...
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
20xx年6月10日我县畜牧食品局局长与畜牧中心副主任、高级畜牧师随县考察组到市对奶牛养殖业进行了考察,先后对奶牛养殖场和成都伊利集团有限公司牛奶加工厂进行了考察并听取农发局的情况介绍,现将该市奶源建设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奶牛发展基本情况
,乡村人口573170人,有农户184985户,全市幅员面积1384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264个村(社区),3689个组。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00元。从20xx年开始,成功引进奶牛业巨头伊利集团到该市投资,带动了当地奶牛业的迅猛发展。于20xx年制定了《20xx-20xx年市奶牛养殖发展规划》,“要求力争到20xx年,建成5万头良种奶牛养殖基地和15万亩牧草基地。采用千头标准养殖场+百头养殖小区的发展模式。拟规划修建10个千头良种奶牛示范场,200-400个存栏百头以上的养殖小区”实际到现在全市现存栏奶牛9000余头,有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场(小区)17个,其中伊利集团建养殖场3个,存栏奶牛5000头左右。全市日产牛奶120吨,伊利集团年产值达13亿元,创造税收7400万元。
二、奶牛业发展过程
20xx年市奶牛业基本上为空白,仅存栏奶牛100头左右。在成功引进伊利集团后,政府大力发展基地,引导农户进行规模养殖奶牛,为企业建立“第一车间”20xx年就发展到存栏奶牛2500余头,但由于农户养殖技术缺乏、防疫意识差,饲草饲料不到位,价格低,造成养殖户全面亏损,同时发生了人畜共患的“布氏杆菌病”,当地的农发局局长被职,分管局长受到刑事处分,一度奶牛业发展停滞不前。20xx年市委、政府改变策略,要求公司建基地,发展奶牛业,为企业自身解决奶源,经过几年努力,公司建立了三个规模养殖场,存栏奶牛5000余头,这样使公司自身得到了壮大,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奶农的发展。使公司与农户都受益,现全市奶牛存栏量达9000余头。
三、政策措施到位
1、市政府成立了奶牛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各成员部门主要责任人为成员,严格工作措施,斗硬奖惩,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