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云深处有人家,秋色萧瑟松柏斜。(白居易《东篱乐府·秋词》)
2. 寒露已过清秋至,一枕瑶瑟一壶酒。(杜甫《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牧《秋夜寄邱员外》)
4. 夕阳西下几时休,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5. 秋风萧瑟洒江天,落叶满地是愁烟。(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6.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王之涣《登鹳雀楼》)
7.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王之涣《登鹳雀楼》)
8. 枫叶落了知多少,山路漫长何时归。(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9.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山居秋暝》)
《秋树诗词赏析》
古诗中,秋季是备受诗人们喜爱的主题,而秋天的树更是他们的创作灵感之源。下面,我们来一起赏析几篇描述秋树的古诗词。
1. 《登高》- 杜甫。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欲上青天揽明月”,描绘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由与美好的追求。而“秋空明月悬”,则表现了秋季的明月悬挂在高空中,景象壮丽。杜甫在诗中还运用了“秋风过耳”、“黄河入海流”等生动的形象,把秋季中的树、风、水等自然元素融入其中,形象地展现了秋季的美好。
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之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即使身在异乡,依然可以对故乡熟悉的风俗和人情产生深深的思念。树上的茱萸,是中秋节必备的食材,也是人们表达思念之情的象征物。刚开始还在秋树上遍插茱萸的兄弟,如今却早已不在了。
3. 《江南逢李龟年》- 杨慎。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古代文人常以赋诗赞美风景,而在这首《江南逢李龟年》中,杨慎却将赞美的对象放在了秋季的树上。诗中的“落花时节”,描绘了南方秋季树上的花朵已经凋谢,但这种澹泊自若的姿态却让人感到一股清新的思绪。诗人和朋友共赏落花的美景,也在寻常中感受到了诗意和人生的意义。
总而言之,古诗中的秋季树,不仅是诗人们创作的对象,也是他们内心情感的倾泻。秋树的形态、色彩、气息被描绘得非常逼真,赋予了这些诗词很高的审美价值。让我们在秋天中,也能够从树的每一枝、每一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意义。
1.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离骚》
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青玉案·元夕》
3. 秋色渐将晚,山颓水复平。——杨万里《晚秋》
4. 悠然见南山,气息生秋色。——张继《秋山浪子》
5. 红叶题诗出深林,青山隐隐水迢迢。——杨慎《临江仙·滁州送范倅》
6.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严羽《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7. 风吹草低见牛羊,天气初寒似旧时。——秦韬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 雁过也,天空阔,山黄黄,水茫茫。——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9.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