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沈复。
忽然看见一堆杂色的石子和几株枯树,便悄然入了大道。眼中只是寒山松柏,笛韵横空,树色徐徐,水流悄悄。好一个江南春色,好一个花园寻春!一行人弯弯曲曲地窜进一个士子庵边的花园。庵内陈设,颇有几分道家的样子。水池旁边是一间茆亭。庵角临水,樽扣痕奇巧,笔筒雕工精细。池南是一棵古桧,当年庵主曾拿它与南明道士的"南明一品"相对。
《寒食帖》-欧阳修。
此处以北,山势圆融,万木竞秀,四时草木各有所秀,峰峦云树,古拙清奇。而下流,却是平坦洪泽,穆庐临之,春青秋碧,翠色盎然。四时气象,尽在其间。或碎石高耸,玲珑别致;或巨岩峭拔,壁立千仞。或林深幽邃,鸟兽藏匿;或草茂莽盛,虫蛇群集。一片乐园,何足挂齿。
《陶庵梦忆》-兰陵笑笑生。
夜来风雨声,花落人亡两不知。而今朝日上空中,云淡淡的,雾缥缥的,绝无一丝风雨的痕迹。红堂翠阁的古树,如今已荒凉无人。花有主人时,它们就是主人的简摆的工夫;花无主人时,它们便成了风吹雨打的花园里的野花。秋风袭过,露华蒙蒙,苍松枝条苦短,与山窜竞,任风摇曳。阳光倾泻,波光荡漾,湖面泛起一波波轻盈的涟漪,水草随葭借影而扬,飞鸟嬉戏于其间。这是一片荒山野岭,到处是青苔石孔,山鸣谷应,辗转旋回,山高水阔的广大乐土。
《红楼梦》-曹雪芹。
金陵十二钗,虽是我家门第,不免俗好景色能叹,烟雨江南始得知。前院胡杨白堤,落梅车马,人有悲欢离合。后翼曲桥风荷,叶欲落,花盈掬。东府园林争奇斗胜,藤蔓翻覆,蝴蝶婆娑。后园仙洞虚无,影非土,风是山。南馆翠幌高悬,香气玉兰,云烟梦綉。北厅蘅芜已蓄新苔,深院绕绕,绿杨茵茵。
《红楼梦》-高鹗。
前去的冬腊,清辉直透,银瀑高悬。煦风熏暖,叶新花绽。雪中花瑞,百年不遇。春耕暮锄,连天红绿,牛嚼山嬴,鸡鸣野哝。夏暑日炎,蝉噪林圃,密叶荫蔽,茶桌亲朋。秋风吹落,花枝招展,姹紫嫣红,不露声色。
《山海经》-无名氏。
极之南,有山名曰负泽,有水名曰瀛洲。瀛洲之上有天之真皇,其名曰玄武,其状如龟蛇,有角,其颜黑而赤。天真皇死之日,九子皆为天神,其宫曰天庭。天庭之上,有天之神祇曰后土,有降龙之神祇曰祝融。
“山花烂漫时,山青水秀时,正是莺飞草长天气好,游人乐见此景。”这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笔下的“登鹳雀楼”,描绘了春天山水的美景。
清代作家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写到了秋天的美景:“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他用“无限江山”来形容秋天的美景,而“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则意味着秋季的景色虽美,却仍然是短暂的。
在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他写到了元宵节的夜色:“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借助“花千树”“星如雨”等形象的比喻,诗人将元宵节的热闹和喜庆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上名家经典美文都是对山水季节的写景描绘,我们可以从这些文学巨匠的笔下,感受到自然景色的魅力和神韵。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时节,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生命的力量。
名家写景散文摘抄500字:
一、《兰亭序》——王羲之。
登高士,复道馆,行已半,顾见南山如皴,峰如翠,岸若垒,冈复萦回,层峦积翠,深溪流水,颓垣断垣,烟霞交映,气象蒸蒸,凌空万仞。
二、《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四、《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五、《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六、《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七、《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八、《桃花源记》——陶渊明。
及至桃花水之隅,其水浅而清,石砾间有游鱼,绿树下有漏泉。桃花盈溢,而园林之外,又有山岳,山上多竹,竹径多莓。引炉烹茗,以酌君子。君子不吸,亦不怨乎人间之狭而无真意也。
九、《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十、《山中与散步歌》——唐寅。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