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
一、如何选择问题
我一起萦绕于怀的,是在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一年多时间里,导师薛澜教授反复追问的一个问题:“你的 puzzle 是什么?”多少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薛老师问题以其特有的储蓄,笑而不答。我在心中既恼火又懊丧: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明显的答案,到底哪儿不对了?
奥妙就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集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极少有硕博论文是创造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好,但难度很大。我们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审视我最初提出的问题“中国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这仅仅是对现象的探询,而非有待求证的理论命题。我的理论命题是:“中国产业政策过程是精英主导的共识过程吗?”在这个命题中,“政策过程”、“精英政治”、“共识诉求”三个术语勾勒出研究的理论大体范围和视角。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笋”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理论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过初学者也不必望而却步,大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划定一个“兴趣范围”,如半导体产业、信息产业、农村医疗、高等教育体制等,广泛浏览相关的媒体报道、政府文献和学术文章,找到其中的“症结”或“热点”第二步,总结以往的研究者大体从哪些理论视角来分析“症结”或“热点”、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如公共财政的视角、社会冲突范式等。第三步,考察问题的可研究性,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研究空间和研究的可行性。例如,西方的理论是否无法解释中国的问题?或者同一个问题能否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或者理论本身的前提假设、逻辑推演是否存在缺陷?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找到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不过还要注意我们研究在规定的一到两年时间内,是否可能完成?资料获取是否可行?等等。
最后,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观点应当来自...
梦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强大动力,是指引人们前行的方向的指南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十八大中将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下面是关于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实践中国梦的开题报告范文。
简谈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实践中国梦
摘要:中国梦,是所有的中国人的梦想,他的确立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的,他是中国人民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当然也是与当代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因此中国梦也应该是当代大学生的梦,学习和践行中国梦对于当代大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习和践行中国梦无论是对于我们的国家的发展,还是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自身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为了学习和实现中国梦,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终身。
关键词 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 必要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梦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强大动力,是指引人们前行的方向的指南针,是一个人的人生灯塔。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不仅仅是一个人要有梦想,而且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也应该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梦想,因为只有这样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才有自己前进发展的方向,才有发展进步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十八大中将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是建成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中国梦的确立有着深刻历史背景,当代大学生是中国人的一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中国也是当代大学生的梦,而且由于国家的需要以及当代大学生自己的需要,让当代大学生努力学习和实践中国梦就显得格外有意义了。
一 解析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
(一)中国梦的背景及概念简述
1中国梦的历史背景
由于近代中国夜郎自大,闭关锁国,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1840,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自此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了,后来中国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也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后来日本又发动了侵华战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