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教育,推动农村教育科学发展
——石柱县“五结合五发展”打造渝东品牌教育
当今时代,是一个发展的时代,一个竞争的时代,一个强者的时代。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拥有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拥有民族核心品牌。品牌,成了我们价值的追求,实力的象征,交往的名片。曾几何时,石柱教育在渝东南片区独占鳌头,无论是教育规模还是教育成果都是渝东南片区的一张名片。重庆直辖后,渝东南片区很多县奋起直追,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石柱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如何振兴石柱教育,重塑石柱教育形象,是摆在县委、政府以及教委一班人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石柱县针对渝东地区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不足、教育结构参差不齐、办学行为认识不够等制约和影响教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全面提高“普九”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狠抓行风和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坚持以“五个结合”为抓手,力促“五大发展”,着力打造渝东品牌教育,走科教强县之路。
一、坚持与教师自身建设相结合,促进内涵发展
在去年的全国
三、坚持与规范教育收费相结合,促进和谐发展
近年来,石柱县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以规范教育收费为突破口,促进和谐发展。在治理教育乱收费中,坚持教育在先、防范在前、监察到位、处理从严,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一是媒体监督、增强透明度。全县各乡镇组织中小学校采取召开家长会、学生会和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收费标准、收费纪律,同时利用宣传栏、电视台、教育网宣传收费政策。在学校设立收费咨询台,解答家长、学生提出的收费问题。并充分利用石柱电视台“石柱新闻”时段对各中小学违规收费行为予以曝光,增强了透明度。二是深入督查、从严处理。采取多形式开展收费检查活动,将定期检查与平时巡查相结合,学校自查与上级复查相结合,一般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
专项检查相结合。每年春秋两季都由县政府成立收费专项检查组,对全县32个乡镇学校进行重点检查,县纪委、县教委及时对全县学校收费进行逐校检查通报,彻底查处违规收费行为。三是完善制度、构建平台。采取搭建“规范教育收费与办学行...
“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中也应当得到很好体现。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指导教育改革并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而充分地发展。”
日前,应邀来镇讲学的国家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特级教师陆志平,为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作了题为《学习科学发展观,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主题报告。
陆志平说,现实中教育的不公平性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不仅城乡教育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在基础教育中,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这四个阶段也明显存在着不平衡,尤其是幼儿教育和初中教育相对薄弱,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短腿”同时,校际不平衡问题也值得关注,这也是导致近年来“择校风”越刮越烈的根源。此外,社会困难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现象有悖于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原则。
陆志平分析认为,城乡教育的不均衡现象与长期以来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有关,但是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也是重要原因。前几年我们依靠“人民教育人民办”解决了“普九”问题,但是其水平并不高。从整体上来说,“农村一流学校的教学、师资条件赶不上城里三流学校”还是客观存在,有房子没设备、有设备没教师,甚至有设备有教师但没有经费使用、维护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对农村孩子来说很不公平。初中教育不均衡的问题根子在“应试教育”因为,初中升学压力没有高中大,一方面政府对初中教育投入不足,没有钱,发展当然滞后;另一方面,由于高考升学率是重要“政绩指标”,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都格外重视高中阶段,不但初中老师地位、待遇赶不上高中老师,而且优秀的初中教师也往往被抽调到高中去“加强”,结果可想而知。初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弱化初中教育势必会对未来发展产生严重后果。
针对上述问题,陆志平认为,要解决当前教育的不均衡问题,就着力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农村教育。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除了政府增加投入外,可以通过一个城里学校带一个农村学校、一所示范学校带一所薄弱学校等方式,逐步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二是加强初中教育。初中教育质量出了问题,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都无从谈起。三是关注社会困难群体子女教育问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犯罪及吸毒人员家庭子女等,都应让他们接受平等的社会教育,不仅可以使他们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