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指农历腊月三十晚上的夜晚,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各种活动,如贴窗花、吃年夜饭、守岁等,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关于除夕的对联和古诗也一直是人们所热衷的话题。
除夕的对联是人们在这一天必不可少的一种表达方式。常见的对联有:“年年有余、岁岁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步步高升、财源广进”等,寓意着对未来的祝福和期许。这些对联不仅在家庭中被贴在门上,也会在公共场所和商家中普遍出现。
古诗中也有不少关于除夕的描写。《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描绘了人们在除夕晚上舞文弄墨、赏月饮酒的情景;而陆游的《钱塘湖春行》中则有“千门万户曈曨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容了除夕时人们换新图旧的习俗。
最经典的除夕诗句则要数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了:“千里清波皆碧色,万家灯火独明灭”,它形象地描绘了除夕晚上整个城市被灯火点亮的壮观场面。
总而言之,除夕的对联和古诗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代表了人们的祝福和期许,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1. 《除夜》- 骆宾王
短衣不整冠不正,何处闲吟忆旧情。
夜深寂寞无人语,月皎清风梦断楼。
2. 《元夕》- 马致远
今宵别梦寒,胡沙万里征。
月明松院落,韶华古殿生。
绕床鸳鹭语,飞檐燕子声。
故园思故人,摇梦到天明。
3.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4. 《除夜》- 王之涣
休看一年之计,只盼今夜之馀。
明朝有意把持,昨夜无人独酌。
5. 《闲居冬日》- 王安石
薄衾孤枕梦不成,冷雨梧桐叶滴声。
迢迢牵牛星欲落,瑟瑟 江南草木腥。
6. 《除夜》- 白居易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万里边烽火辉煌。
7. 《十五夜观灯》- 杜甫
好园芳树碧云端,游人欢赏万家灯。
中有一屋不开门,拖罢棹舟还自惊。
8. 《一剪梅·舟过吴江》- 唐婉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心先自醉。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9. 《题大庾岭北驿》- 李白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 《夜泊牛渚怀古》- 杜甫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除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而古代文人墨客们也对这个节日赋予了很高的诗意。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关于除夕的古诗。
1. 《除夕》 ——杨万里。
除夕夜,钟鼓馔玉鸡。去寒来暖取人心,奉迎春使自南冈。洛阳城里春风面,铁鼓声中马蹄痕。归去湘南寻旧梦,犹闻歌舞动京城。
这首诗通过描写除夕夜的钟鼓声、馔玉鸡和奉迎春使的场景,表达了迎接春节般的欢喜和祝福之情。
2. 《除夕》 ——陆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表达了对除夕夜思乡之情和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3. 《除夕夜》——白居易。
风吹雪满圆房里,相对无言泪先流。此夕绝情绝意处,一时相送一时休。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夜一个深情相对,却仍需分离的情境,寄托了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4.《除夕》——王之涣。
岁除晦迎春,家家虚共欢。
又值停鼓夜,相知在灯前。
谁家属鸡犬,自是祸福全。
化岁新从此,润物又如年。
这首诗通过写出家家户户在新春的到来面前共庆佳节的场景,表达了除夕夜团圆和独特意义的价值观。
5.《除夕》——韩愈。
小儿何以教?识此节而不曜。
趋庭迎佳节,缘草设芳席。
肴核俨然度,羞筵罢未夕。
多言竞欲言,日出未始彻。
这首诗通过描述小孩子如何学习庆祝除夕夜的方式,表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价值。
这些关于除夕的古诗歌,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了这个传统节日的人文内涵和温馨感情,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