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德故事:孝顺父母。
从小,小明就被父母教育着要懂得孝顺。每天,他都会主动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还会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父母也很欣慰,觉得自己的孩子懂得孝道。
有一天,小明的爸爸生病了,需要卧床休息。小明心疼爸爸,主动照顾他,每天为他端水送药。妈妈也很感激,她说小明是她最亲爱的孩子,因为他懂得孝顺,让她们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小明的好表现,感动了周围的人。他的同学们都很羡慕他的懂事和孝顺,也跟着他学着关心父母。小明也觉得,孝道是一种传统美德,要一辈子都坚持下去。
我们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孝顺父母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一环。让我们从小就学着孝顺,让这个美德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扎根。
美德故事演讲稿(通用24篇)
美德故事演讲稿 篇1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等等。我身边有许多具有美德的普通人,也是因为他们,使我开始了学习美德的历程。
有一次,我到妈妈店子里去。一上车,我就发现我和我们班的小向乘到了同一辆车,这时车上坐满了人。他家住在403队,车开得很慢,但是,在我和小向的谈话时,车已经到了一个站台,这时上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小向看到了,毫不犹豫站起来说:“老奶奶,您来坐吧!”
我惊呆了,没想到学习成绩不咋样的小向这么尊老爱幼,也这么善良。
还有个故事,也深深打动了我。在美丽的杭州一小区10楼,一个小孩爬上了窗台,一不留意掉了下去。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位士甩掉了高跟鞋,尽力地冲了上去,接住了掉下来的孩子。我真不明白她当时是怎样想的,那么舍生忘死地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孩。她就是最美妈妈——吴鞠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成完美的明天。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世间还是好人多。而我也决心加入到好人的行业来,为这个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关爱。
美德故事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我从以下两方面与同学讲讲。
一、勤学、好问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是分不开的。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中国有许多传统美德故事,这些故事讲述了许多道德和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在中国文化中很重要,被人们世代传承。
其中之一是《荔枝来信》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吃荔枝的小孩不小心吞下了荔枝核,想要通过写信寻找解决方法。他的父母告诉他,荔枝是南方的特产,南方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亲切友善,孩子就在信中询问了南方人的意见,希望能够寻求到解决方法。这个故事教育人们应该尊重他人,并且当遇到困难时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
另一个著名的传统美德故事是《孟母三迁》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孟母为了让儿子获得更好的教育,不断地搬家找寻更好的老师。最终她成功地让儿子孟子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重视教育和学习,父母应该为子女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还有一个著名的传统美德故事是《愚公移山》这个故事讲述了愚公为了方便他的后代修路,不断地移山并没有放弃,最终得到神仙的帮助,成功地完成了他的愿望。这个故事教育人们要有持久不懈、刻苦肯干的精神,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终成功。
这些传统美德故事都教育人们要尊重他人、重视教育、持之以恒,这些价值观念不仅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刻的影响,也可以启发人们追求更高的境界,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