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母亲追悼词范文(精选3篇)
农村母亲追悼词范文 篇1
母亲,公元1954年2月23日(农历正月二十一)生于原四川省泸县方洞乡庆丰村殷庙屋基,20xx年2月17日(甲午年农历腊月二十九)下午3时40分,于四川省泸县喻寺镇雷达村七组小山头屋基家中安然逝世,享年61岁。20xx年2月23日(乙未年正月初五)凌晨1点15分,青吹、焰火、法事等祭奠活动结束后,长子屈德文在父亲陪同下,携弟弟屈德利及众亲友,在您即将于五个小时之后安葬前,含泪跪拜于您的灵前,追思您勤劳善良的一生,告慰您的在天之灵。
1963年,9岁的您,本应是一个天真无邪,无忧无虑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年纪,您却因为时代的原因,早早离开学校,加入到像大人一样干活的行列,和大姨,您的双胞胎姐姐一起打席子。因为两姊妹聪明勤奋,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成长,成为了打席子的一把好手,水平无人能及,被公社干部推举为小老师,方圆几十里,四处指导、培训,推广成功经验。每当说起这段经历,无论是您,还是大姨,都有一种无比的自豪感,同时也有一种因为错失读书机会没有文化知识的无奈和伤感。也许这正是您后来说出那句让我感动至今的话的真正原因吧。您在我小学的时候曾经跟我说,德文,只要你能读,家里条件再差,我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
妈妈,您的一生类似这样的故事很多,原谅我只记此一事以铭志。
在您的灵前,我更想抓紧时间跟您说一些我的心里话。过了今日,我们从此阴阳两隔,儿子只能对天说话,只能在梦中与您相见,只能对着您的照片无尽思念。
您是一个让儿子非常骄傲的母亲。儿子常常想,为什么我的母亲跟别人不一样,小小的身体里面充满了无限的能量;为什么我的母亲可以这样勤奋能干,即便是当个农民,也要有做状元的心;为什么我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在生活中却拥有不可思议的大智慧,总能将心比心,总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总是先人后己,无私无我。您用您的实际行动,教育儿子,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才能一步一步的改变命运。就像当年您和父亲通过勤奋努力,熬更守夜,把一面一面的土墙变成砖墙,把砖墙变楼房一样。在这个家里,一砖一瓦都记录了您所付出的努力,一砖一瓦都饱含了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子女的期望。通过您,我才明白,勤奋能干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可以...
追掉母亲追悼词范文(精选3篇)
追掉母亲追悼词范文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各位好友:
xx年xx月17日20时40分,我的母亲走完了她辛劳人生的最后一步,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67岁。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寄托我们的哀思!
首先,谨让我代表上下3代全体家人,向在百忙中前来参加我母亲追悼会的各位亲戚、朋友、领导、同事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和我们一起,向我的母亲作最后的告别!在我的母亲多次住院期间,承蒙各位亲戚、朋友、领导、同事的关怀、慰问,给了我母亲极大的欣喜与安慰!作为子孙后代,我们感激在心!
今年元月1日,妈妈因病在湘雅附一医院抢救。抢救室里,当我亲眼看着另外一个病人的心电图慢慢变直,回头再看到妈妈枯槁的面容,自己不禁泪留满面!当时心想,再也不愿看到妈妈有痛苦;我愿意代替妈妈接受一切的疼痛;我一定要劝服固执的妈妈住到自己的身边好好照应!可是没想到,就在妈妈同意住到长沙后,就在我们以为妈妈经过病痛的折磨已经开始逐渐好转的时候,又突发脑溢血离我们而去!妈妈,我们还有好多话没来得及对您讲!还有好多事情没来得及为您做啊!
妈妈生前是湖南煤矿机械厂的退休职工。一生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现在,敬爱的妈妈永远地走了,您再也无法与几十年不离不弃的老伴相伴扶持,再也无法体会儿孙绕膝的欢愉!我们再也无法听到您亲切的唠叨,再也无法亲眼目睹您慈祥的容!
虽然,都说“人故于一死”,但是,当真正等到这一刻来临的时候,当我们饱受磨难、历经坎坷的妈妈再也不会醒过来的时候,当做儿女的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陪陪他老人家的时候!妈妈就从此告别了人间、驾鹤西去,我们才意识到,人其实是多么的脆弱!我们才意识到,“子欲孝而亲不在”是多么令人遗憾、多么令人痛苦、多么令人后悔!
敬爱的妈妈,今天,您的老伴来送您了,您时刻记挂的儿媳们来送您了,您疼爱的孙辈们来送您了。您时刻记挂的兄弟姐妹们来送您了,您的甥侄们来送您了,您的朋友们来送您了。
亲爱的妈妈,您放心地走吧!儿孙们一定会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好好做人,不辜负您老人家一片谆谆之心!
亲爱的妈妈,您一路走好!一路平安!一路保重!
<...
母亲追悼词(精选5篇)
母亲追悼词 篇1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亲朋好友:
感谢你们踏着冰凝的积雪、冒着刺骨的寒风,亲临灵前,为我们的母亲奠行。我受大哥委托,代表我全家人,向母亲的神灵致悼词。
从xx年起,母亲患脑血管病,三次住院。今年十月,母亲第三次犯病,住院后我们抱着百分之一的希望、百分之百的努力,终未挽救母亲的生命。古历20xx年腊月十七日巳时(10点30分),母亲永远告别了父亲和儿女,撒手西去,享年六十六岁。
母亲生于古历x年十一月十七日。幼年家境贫寒,衣食不保。经家祖父与外祖父握手相约,母亲与父亲订了娃娃亲。一二年春荒,家祖父去外祖父家说:“我家的人,我领走!”十二岁的母亲被家祖父领回抚养。夏收之后,母亲又被大舅父送到杏树凹家中,安然度过了饥寒交迫的秋冬。一六年春,家中迁盖新房,懂事的母亲与已过世的姑母、南坡大伯母一道绕着锅台,忙前忙后,受到村人好评。一七年,十七岁的母亲与父亲结婚。不久,家祖父即将柜上钥匙交给母亲,说:“这个家你来当!”从此,母亲成了张门的女顶梁柱。一八年,母亲生下我大哥。此后,母亲相继生下我二哥、我大姐、我和我大妹、我小妹。可以说,母亲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无偿地奉献给了自己的儿女。一九七四年、一九七五年,家族亲戚多灾多难。我们的祖父母、外祖母、小姨母相继告别人间。这一连串的变故,给了母亲精神以沉重的打击。随着儿女的长成,母亲的身心健康才日渐恢复。一九八六年,母亲随父亲农转非。此后,长期住在县城,大妹一直伺候在侧,直到终老,又回到故里杏树凹村。
母亲前半生的劳苦,超出了常人的想象。那是低标准的年代,父亲常年在外工作,祖父母俱已年迈,全家千斤重担落在了十七八岁的母亲身上。那年月,家家靠工分吃饭,家中就母亲一个女劳力,一年到头,多半的日子要带着沉重身子去上工。放工回家,既要伺候祖父母,又要经管一群嗷嗷待哺的儿女。猪在叫,羊在叫,家里家外、灶前灶后,都是干不完的活。到地里上粪,到沟里担水,到稠水河磨面,给猪割草,给羊垫圈。一有空闲就织布,天天深夜要纺线。嗡嗡的纺线声把我们送入梦乡,咔嚓的织布声又把我们从梦乡惊醒。我们家是缺粮户,为了补贴一家老小的口粮,母亲冒着打击投倒把活动的政治风险,把辛苦织成的布偷偷拿到集镇上卖黑市,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