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是夏季最具有代表性的昆虫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赞颂的主角之一。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关于蝉的古诗。
《蝉》
作者:白居易。
一片清秋声,万古共徘徊。
莫辞更作鸟,此曲只应天。
这首诗描写了蝉的歌声,将其比喻为清秋的一片声音,传颂于万世。蝉的声音常常与鸟儿的鸣唱混淆,但在白居易的笔下,这一曲只属于蝉,唯独属于天。
《蝉》
作者:李商隐。
岁岁金声催促节,时时绿叶惹人愁。
不知今夜何处宿,但见长安月影流。
李商隐的这首诗则着重描绘了蝉的歌声所引发的季节变化,不断地促进着季节的交替。与此同时,蝉也因其高昂的歌声而惹人愁烦。诗人最后则幻想蝉在如此繁华的长安城中寻找住处,留下了长长的月影。
《蝉》
作者:杜甫。
动植异时节,泠泠发清音。
隔山山更有,隔水水更深。
此曲有何人,不知来何处?
四面边声连,忽起西风又飘散。
贾生才调高,银烛秋光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杜甫的这首诗着重突显了蝉歌所引发的“泠泠发清音”,以及清晨时分,蝉声在其它山峰和溪流之间回响的情景。蝉的歌声如萍水相逢的旅人,固然让人好奇其来自何方,去往何处,想必如此美妙的声音应该长久传扬,与月光共同陪伴四周的人们。
古人对蝉这一昆虫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将其歌声赞誉为“金声玉润”,并将其比喻于各种情感和景象,从而使蝉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主角。
1. 竹上声声叫,千树万树蝉声急。——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唐·王维《山居秋暝》
3.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望岳》
4. 冉冉孤生竹,徐徐半夜蝉。——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5. 蝉鸣空桑林,兵静落日前。——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梦中情不尽。——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7.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王维《山居即事》
8. 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9. 夜来风叶过,青枫江上秋。——唐·王之涣《登鹳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