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明礼仪常识(通用3篇)
关于文明礼仪常识 篇1
一、个人礼仪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
日本人文明礼仪常识
近年来,国内游客赴日旅行的人数激增,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小纠纷也时常被媒体报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本人文明礼仪常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日本人文明礼仪常识
礼仪篇
和日本人打招呼需弯腰。如果是非正式场合,弯15度腰即可,如果遇到长者,需要弯到腰部以下。
靠左行走或驾驶、停车,乘坐电梯时东京应该靠左站,大阪靠右边。
参观日本寺院的时候,您需在投币箱里投一枚钱币,然后双手合拢祈祷。
只在被允许的区域内拍照。如果您不确定标识牌上的内容,问问当地人。不要在寺庙中拍照。
就餐篇
进入餐厅后,如果没有店员主动引导您,那么您可以随便入座。否则,您就得稍等会,然后店员带您到指定位置入座。
日本有些餐馆吃完后,需要将餐具放回指定区域,可以观察其他客人怎么做。
在传统的日本餐厅里,您在进门前需脱鞋,别忘了穿上干净袜子。
饭前或饭后都要感谢店主,这是餐桌礼仪。
不需要给小费,服务费已包含在定价之内。
日本的食物价格很高,在便利店购买面包、饭团或三明治食用会相对便宜些。
家居篇
到日本人家做客,需要带上一些红酒或蛋糕之类的小礼品。
进入日本人家里的时候,把鞋留在门外,穿上主人递给您的拖鞋。如果房间里铺有榻榻米,您需脱下拖鞋。但是您可以光脚或穿着袜子踩在榻榻米上。
当您需要用主人家的厕所时,需要换上摆放在厕所里的拖鞋。
商务篇
不要用手指指他人,这很不礼貌
从国内去日本和商业客户见面时,最好带些国内小点心做礼物。
交换名片时要起立,稍微弯腰,用双手手指握住卡片递给对方,卡片内容也要面朝对方。
当你收到他人的名片时,一定要仔细对待并将其放入卡包,不要将其随便放入衣服后兜内。
购物篇
在日本购物时,一般没有砍价的习惯。在古董市场等特殊地点,或家电量贩店进行大金额购物等情况下,有时候可以砍价。
免税手续需要有「Tax Free(免税)」标示的店铺才可以办理,多为大型百货商场或...
春节文明礼仪常识(精选3篇)
春节文明礼仪常识 篇1
1、打招呼
一岁:一岁以下的宝宝多半还不太会说话,所以事先教孩子用非语言性的方式打招呼。例如抱拳作揖、看到亲朋好友微笑打招呼。
二岁以上:二岁以上的孩子应该可以说“恭喜发财”、“恭贺新年”、“岁岁平安”之类的吉祥话。发音未必完全正确,或未必能完整地说出这四个字,这点父母要体谅。
学会称呼: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这些常见的亲人很容易称呼,可是对不常见的爸爸妈妈的叔叔阿姨姑姑舅舅等,我们的称呼是要比爸爸妈妈低一辈的,例如:
爸爸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
我们相应称:伯、叔、姑、姑、叔公、姨婆、姑婆、舅公……
妈妈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
我们相应称:舅舅、阿姨、叔公、姨婆、姑婆、舅公……
如果父母称呼为祖辈的,我们则称呼为“太祖辈”,例如爸爸的舅公,孩子就称为“舅太公”……
2、如何收红包
二岁以下:二岁以下的幼儿,不会知道红包是什么,只要告诉他当别人给他时,说声谢谢,然后放进自己口袋或给妈妈,让他知道步骤就成,之前可多练习这些步骤。
二岁以上:二岁以上的孩子,开始知道红包内是钱,是属于自己的,可以买东西。二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忍耐力,事前跟他们说好不要拆红包,做到便有奖励,否则便会惩罚,并给他们预备一个袋子去拜年,用来放置红包。
3、不做餐桌小霸王
餐桌礼仪其实最考验父母平时教育孩子的情况,因此,春节前,父母就得对孩子稍做“规矩”,免得到时尴尬。
当有人来拜访或者去别人家做客时,父母可以提醒自己的孩子:
,尤其是主人落座宣布宴会开始后方可用餐。
,不能跑来跑去,不能爬到桌子上,不能边玩边吃。
、勺子或刀叉。
,取菜时,不要翻来覆去地挑拣,更要小心夹菜,以免溅脏了自己或者别人的衣服。
需要强调的是,当孩子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