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创业青年”事迹材料
希望在不断的寻找中失去;憧憬在不断的失去中再现。
心随梦动,一切皆有可能。
――题记
从一个山里娃,一名曾经的下岗工人,到阳新县“十佳创业青年”, 一个如今拥有三个电脑专业卖场,麾下统领一支40人的计算机专业技术团队,一个占全县it行业市场份额近80%的阳新联创科教有限公司的总经理,38岁的胡智,在创业风雨历程中,一路挥洒青春的汗水与激情,自强不息,真实地演绎了一曲“心若在,梦就在”、不懈寻梦,追求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的动人乐章。
最初的心愿:捧上一只“铁饭碗”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藏河,丫吉山,偏僻的阳新三溪镇这方名不见传的山水,以其灵秀滋润出了胡智童年早慧的心。出生在家大口阔的普通农家,排行老玄的胡智,从贫困家庭的生活中,早早地体味到了生活的艰辛。从迈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他小小的心灵就怀揣着父母的期望,生出一个梦想,那就是要好好上学,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捧上一只“铁饭碗”, 光耀门楣。
可是,就在他一心上学,以优异成绩考上初中,正欲展开梦想的羽翼时,家庭的贫困却不得使他在念初三那年含泪离开了校园,那一年他十六岁。在惆怅、无奈与苦闷中,他告别了温暖的家,离开了那方故土,步入了社会,从此开始了自已人生的寻梦之旅。
1987年冬,适逢县水泥厂招工,几经周折,他被招进了县水泥厂供销科。此时的水泥厂是县内数得着的几家国营企业,能进厂当一名工人,在村里人看来无疑是捧上了 “铁饭碗”幸福仿佛触手可及,然而现实的困惑又接踵而至,终日混迹在厂里无所事事的年轻人间,按部就班的生活,时间长了,让他陡生出一种莫名的空虚感。
随着,在供销科里跟老供销员们外出的跑业务次数多了,看着外面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一波高过一波经济改革浪潮,让他敏感地意识到内地中小型国营企业所谓的“铁饭碗”,迟早会被打破,象他这样农村青年只有掌握更多知识,学会一身本领,才是立身之本。于是他开始了重新筹划自已的人生,以强烈远求知欲望报名参加了湖北大学文秘专业自修学习,并开始关注与用心地钻研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用知识充实自已,来排解空虚无聊的工厂生活。
1997年,当他曾经预感的事情,终不期而至,县水泥厂在脱困无门时,实行了企业改制,栽员增效,胡智和...
十佳青年事迹材料范文十篇
十佳青年事迹材料范文 篇1
郭,男,19xx年出生,原大埔县光德镇人。熟悉他的人无不夸他是一个勤勉、诚信、敬业、孝顺的人。
20xx年,为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和开拓视野,郭怀着满腔抱负前往加拿大留学,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漫长攻读。留学,这个催人成熟的大课堂,给了他艰辛、孤独、选择、挑战、超越……百味俱全。身在国外,心系祖国,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他终于学业有成,怀着强烈的自豪感回国工作。
一、勤勉刻苦,排除万难
回国后,郭开始帮父亲打理陶瓷公司的生意。由于自小从未接触过陶瓷,难免对陶瓷行业生疏,他便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原材料到成品,从陶瓷行业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到今后的发展对策,凭着对事业的执着与热忱,经过勤奋努力,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不懂到懂。白天,他就在厂房,仓库虚心向老员工请教;晚上,他就在家学习陶瓷的专业英文术语,自习外贸专业知识。五年的留学生涯使他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回国后仍不忘加强英文口语交流的训练,学习日语等其它语言。根据工作需要,他还针对性地学习了相关业务知识,利用周末时间参加企业管理培训班,丰富了知识结构,又开拓了视野,做到了“以工作带动学习,以学习促进工作”
在工作之余,郭还喜爱运动,曾多次获得田径运动奖项。他把运动的激情融入到工作、生活当中,在工作上尽情地享受超越人生的乐趣。“积极、务实,与时间赛跑”,郭始终用这把标尺规范自己的人生轨迹。
二、以诚为本,打造品牌
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他“以诚为本”的人生信条。记得20xx年冬,公司与美国某贸易公司签订的五万套瓷器,货已发出,但由于某员工的提货时编码有误,混进了两套瑕疵品,发现错误之后,郭考虑到客户的利益,立即跟客户联系,郑重的道了歉并保证补偿这次疏忽而造成的损失。他首先派人追回了这批瓷器,重新核查并如数的补上了这批货物,终于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交货。此举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赏,也在行内树立了良好的企业信誉。
公司坚持“开拓创新、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坚持 “质量树品牌、管理出效益” 没有质量的保证,产品即便成功登陆了市场,其生命力也是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