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和意义;
2.培养幼儿对于父母、老师、朋友等关心和帮助的感恩之心;
3.提高幼儿交流和表达能力,增强集体意识;
4.通过感恩活动,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体会感恩之情,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
二、教学内容
1.感恩节的由来和意义
2.感恩之心的培养
3.感恩活动设计
三、教学步骤
1.导入
教师用幼儿习惯的方式向幼儿介绍感恩节的由来和意义,让幼儿了解感恩的重要性。
2.情景教学
1)培养爱心
教师用故事或图片的形式,讲述一个小动物爱心和友爱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会关心和帮助别人。
2)培养感恩之心
教师用图片或幻灯片的形式,让幼儿看到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等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引导幼儿表达感恩之情。
3.实践操作
1)制作感恩卡片
让幼儿用手工制作感恩卡片,表达感恩之心。
2)感恩寻宝游戏
在教室或幼儿园里设置感恩寻宝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感恩和帮助别人。
3)感恩交流会
让幼儿在感恩交流会上,表达对父母、老师、朋友等的感恩之情,增强集体意识和归属感。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收集幼儿的感恩卡片和寻宝游戏反馈;
3.评价幼儿在感恩交流会上的表现和交流技巧。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感激之情,让他们从小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一切。
2、让幼儿知道感恩的重要性,懂得感恩是一种美德。
3、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节日氛围布置:教室内可以张贴感恩节主题海报,悬挂色彩鲜艳的气球、各种装饰品等,营造出节日的气氛。
2、教具准备:感恩贺卡、铅笔、笔记本等。
3、材料准备:水果、点心、饮料等。
三、活动过程:
1、口胡:老师可以通过口胡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感恩的故事,如感恩的小鸟、感恩的小狗、感恩的小松鼠等等,引导幼儿体验感激之情。
2、表演:老师可以与幼儿一同表演《感恩的心》这首歌曲,让孩子们听歌曲时能够感受到感恩的情感。
3、制作感恩贺卡:幼儿在制作感恩贺卡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老师的引导向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好朋友等表示感恩之情,让孩子们明白感恩并不是口头说说而已,而是要有实际行动。
4、感恩分享:在感恩节这一天,孩子们可以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感恩的事情,让孩子们从小开始将感恩心培养成为一种习惯。
5、感恩午餐:幼儿可以与老师一起享用感恩午餐,感恩自己身边的人,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关爱。
四、注意事项:
1、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保证活动的安全性。
2、活动中要引导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避免冲突发生。
3、保障每个幼儿都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不要让任何一个幼儿感觉被排斥。
幼儿园感恩节教案:
活动主题:感恩节
活动目标:让孩子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和意义,学会感恩并表达感恩之情。
活动内容:
1.教师与孩子一起欣赏感恩节相关的图片、故事、歌曲等,让孩子了解感恩节的起源和意义。
2.教师与孩子分享各自感恩的事,让孩子感受到感恩之情的美好。
3.教师带领孩子制作感恩节贺卡,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表达感恩之情。
4.教师与孩子一起唱感恩节歌曲,让孩子感受到感恩之情的欢乐。
5.教师带领孩子进行感恩节祷告,让孩子学会感恩和感恩之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反思:
这次感恩节的活动很成功,孩子们很开心地参与了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多次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之情,并听取了其他孩子和教师的分享。孩子们也很用心地制作了感恩节贺卡,并表达了对父母、老师等的感恩之情。我们也通过唱歌、祷告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了感恩之情的美好。整个活动让孩子学会了感恩,学会了表达感恩之情。但是,还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孩子的感恩教育,让孩子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地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