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是我们最为重要的职业素养之一。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而师风则是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和风度,它涵盖了教师的言行举止、形象内涵、工作态度、风范风貌等内容。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这不仅是一种职业要求,更是一种精神追求。首先,我们要弘扬敬业精神,对待教育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教育岗位,不断进修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其次,我们要注重职业操守,做到言行一致、言行合一,不做任何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和利益的事情。同时,我们还要保持谦逊的态度,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不自以为是,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最后,我们要注重形象塑造,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才能将教育工作做好,培养好未来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师风,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一个规模快速膨胀期后,现进入一个质量建设期。教育部进行的高校水平评估就是措施之一。年以来,我院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校生突破万人,新上本科专业个,教师数量增加一倍以上。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学校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需要,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目前学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师资水平,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是时代的要求,是我院实施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保障。××年月日,我院在郑州市青少年宫,隆重召开由全院近千名教职员工参加的“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动员大会”我认为,该会议是师德师风建设工程的一个启动仪式,是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拉开了序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个人民教师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
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我院提出的“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的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很好地明确了“师德、师风、师能”为教师素质的内涵。
一、立师德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简称“师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师风师德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一直秉持着严谨、负责、勤奋、认真的教育态度,注重自身修养和职业道德。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帮助。
我也十分注重自身的教育修养和职业道德,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育学科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我也注重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亲自示范,以身作则。
最后,我也认真听取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总结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尽心尽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始终认真负责,不断提高自身师风师德,为实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