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文明礼仪的小知识(精选3篇)
幼儿园文明礼仪的小知识 篇1
幼儿园文明礼仪小知识――用餐篇
一、用餐礼仪的四个阶段
1、餐前礼仪
教育幼儿在餐前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帮助家长摆放桌椅、餐前洗手、摆放碗筷、纸巾、饮料、呼唤长辈,告知长辈准备用餐等。
2、使用餐具礼仪
主要教育幼儿学会正确地使用餐具,比如使用筷子、勺子、刀叉等,学会用刀叉吃西餐的基本礼节。
3、就餐时的礼仪
主要教育幼儿不挑食、不抢食、进餐不说话、不浪费、不发出吃东西的声音、细嚼慢咽、喝汤不要咕噜咕噜响等。
4、餐后礼仪
主要教育幼儿吃完饭后帮助家长收拾碗筷、饭后擦嘴、漱口等。
二、用餐时的注意事项
1、长辈先坐,表达敬意;坐要端详,不可喧闹;细嚼慢咽,不出声响;讲时讲礼,合理饮食;营养均衡,浪费可惜。
2、我们在与长辈一起用餐时,应等长辈入座后,才可以入座。坐下后不要随意走动,安静地等待用餐。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如果桌上有小伙伴一同用餐,在桌上不能嬉戏、喧闹。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就餐时细嚼慢咽,嘴里不能发出声响,餐具要轻拿轻放,摆放整齐。如果饭菜够不着,可以轻声告诉长辈。长辈给自己添饭菜,要表示谢意!
4、不能专挑自己喜欢的菜吃,也不能在菜中乱翻乱拣,合理饮食,不偏食、不挑食。
5、不乱倒饭菜,不乱扔食物。用餐时不将饭菜掉在桌上,将碗中饭菜吃干净,不浪费。
6、饭前不吃零食、喝饮料。
7、用餐时保持轻松、愉快的气氛。在吃饭时间绝对不可以看卡通片,要看也只是看一些孩子不喜欢的新闻,如果孩子哭闹,就干脆不要开电视。
8、爸爸妈妈吃饭时给孩子做示范,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评价食物,尤其是发出不好吃的暗号,家长应该在吃饭时不断鼓励孩子吃得好,不挑食。
9、家长切忌不要追着孩子喂饭。
三、用餐结束时的注意事项 点击查看原文
1.让幼儿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要感激他们的存在和付出。
2.教育幼儿要理解自己与家人、朋友、老师之间的关系,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
3.鼓励幼儿主动表达感谢之情,例如写感谢信或制作感恩卡片,也可以利用一些感恩日等进行相关活动。
4.通过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感恩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5.引导幼儿学会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让他们懂得对别人的尊重和感激。
6.让幼儿参与志愿活动或小组活动,让他们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也帮助他们感受到别人对他们的帮助和关爱。
7.教育幼儿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物质和精神资质,不浪费资源,并感激那些帮助自己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人。
8.引导幼儿尊重传统文化,了解祖辈们的劳动、奉献和成就,感谢他们为自己创造的美好生活和环境。
9.通过季节交替、生活安排等方式,让幼儿了解节日的含义和背景,如感恩节、春节等,帮助他们学会感恩,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