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经常要进行家访,下面是我的一些体验和总结。
家访是了解孩子成长环境、家庭状况和家长教育观念的重要途径。在家访中,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要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关系和孩子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和家庭,更好地辅导孩子。
家访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首先,要提前和家长约好时间,不要在家长忙碌时前去打扰;其次,在家访中要注意言语礼貌,尊重家长和孩子的意见,不要批评或指责家长和孩子;最后,要关注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需求,为后续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最后,家访要注重效果和跟进。在家访中,要及时记录家长和孩子的情况,及时关注并跟进孩子的教育进展和家庭状况,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确保孩子取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家访是小学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注重方法和技巧,关注效果和跟进,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访心得体会 家访心得体会篇一
以及思想动态。作为教师,要积极地指导家长,同时要和家长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信任,相互合作,达成共识。那么我们的教育会取得更大的成功。下面就谈谈此次家访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这段时间的家访,都是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的。在疫情期间家长对我的到来都感到十分高兴,也很热情。都认为,老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家访,是对自己孩子的牵挂和关心。孩子也感到自己不是被老师遗忘了,自己在老师心中是有地位的,不是可有可无的。
家访之前,我只是和家长进行了联系。孩子事先是不知道我要去他家家访。所以,咋一见到我,很是意外和紧张。比如我们班的张少博,当看到我的时候,站在门口不知所措,连打招呼都不知道了。在妈妈的提醒下,才弱弱的说了一声老师好,就躲到屋里不敢出来了。后来才知道,她怕我来“告状”的。当她听到我在妈妈面前没有提她的一些小毛病,而是表扬她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学习习惯越来越好,成绩有所提高时,才走出房间来和我说话并给我的茶杯续水。在我的询问下,也能向我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还和妈妈一起把我送出小区的大门。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家长(父母)忙于工作、生计,很少照看、督促孩子的学习。这种情况,一方面使我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感到无奈,一方面也使我们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和学生,只能尽我们的努力,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很多家长都说:“老师,就您的话我家孩子听得进去。您一句顶我十句都不止!”这样的话,在家访过程中,我几乎是每到一家都能听得到,也很感动——老师的魅力无限。但是感动之余也感到自己的担子更重了,需要付出的更多了。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学生个体。文化程度不一的家长对孩子学习、生活上的指导也不一样。
我们班张少博同学是母亲一方常年在外地工作。在日常教学中,我就感到这些孩子既敏感又内向。孩子们急切需要的感情呵护被繁重的生计所吞没,父母子女处在一种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