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乡村干部,我参与了当地的乡村振兴工作,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对于发展乡村经济、改善农村生活、增强农民获得感的重要性。
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在我所在的村庄,我们积极推进“三变”工程,即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农村产业转型升级,调整村庄经济结构,提高村民生产水平,促进农业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加大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修建村庄公路、排水沟、河道清淤等基础设施,为乡村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强化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增强乡村内部凝聚力和向外辐射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区分村庄特色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发掘和挖掘村庄的文化资源,加强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得益彰。
最后,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注重农民的自我发展和增强其获得感。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建立村民自组自管的组织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产业合作社建设等,提高村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鼓励和支持农民的自我创业,挖掘和发掘农民的潜力,让乡村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乡村振兴是当前乃至未来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之一。对于我们乡村干部来说,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在实践中也展现出了很多的亮点和困难,我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中有以下几点心得:
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当地群众的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积极倾听他们对乡村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让当地群众真正从中受益。
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如今的乡村已经不再是过去落后闭塞的样子,宽敞明亮的道路、齐全的基础设施、方便快捷的交通越来越多。因此,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最后,要保护乡村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乡村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乡村振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形成更加科学、可行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让乡村振兴真正走上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化农业,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人才引领。唯有大量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扎根基层、建设农村、服务农民,方能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地见效,让群众真正得实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篇1
目前,乡村振兴热遍及所有农村区域,各地政府热情高涨。在基层扶贫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我认为,在普遍的发展热潮中尤其需要冷静的理性思考:乡村振兴需要的是高质量的、持久的振兴,不能搞不切实际、不顾长远的无序开发;要克服只顾当前、不顾长远的短视,立足本地实际,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在特色上下功夫,在差异化上求突破,在发展增收上谋出路。按照当前三洲的实际,必须突出抓好“三头”:
:资源的保护和规划
在当前三洲的发展中,三洲的优势在于自然资源,三洲的特色在于生态宜居。要实现乡村振兴和融入三洲建设,就一定要牢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农村的优势资源挖掘并发挥出来,只有把农村的生态资源保护好,才会将其变成金山银山。一要对农村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保护。过去,我们对一些地方的农业资源过度开发消耗,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为此我们应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和农村河塘清淤整治。二要深化农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全力抓好旧危泥砖屋拆除、村道巷道和屋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为广大群众营造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行动,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三要抓好资源的利用规划。针对乡村资源要素的`配置、土地开发利用、耕地保护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发展,制定好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规划,既突出功能统筹、产业融合,又强调生态文明和城乡共融发展,做好人与自然、资源与生态、发展与环境的融合,增强规划的可行性和长远性,让规划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干部的引领和表率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乡村振兴要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组织,要靠千千万万个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法宝就在于支部是核心,书记是带头人,村干部是服务员。发挥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