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2004年,是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年初召开的县委九届二次全会,对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统筹安排,刚才,**县长又作了全面部署,这是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分析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谋划,希望大家要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供大家在工作落实中参考和借鉴。第一个问题,关于经济形势对形势进行科学分析,有助于我们统一思想,保持清醒头脑,把握前进方向,坚定必胜信念。分析当前我县的经济形势,概括起来讲就是,成绩令人鼓舞,任务催人奋进,机遇和挑战并存。(1)回顾过去,我们成绩巨大。八届县委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加快实施“五带兴昌、八业立县”经济发展战略,举全县之力抓投入上项目,纵向比我们实现了超常发展。项目建设成绩显著,六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5亿元,建成各类超百万元项目627个,其中千万元以上大项目69个;以外来投资和民营经济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日益壮大,涌现出了一批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和素质较高的民营企业家,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依靠投资拉动,实现了县域经济结构的增量调整和存量优化,一二三产业由1997年的42.4:30.7:26.9调整为2003年的29.7:40.8:29.5,宏观经济构成日趋合理。综合反映为财政收入,自*年开始每年增收6000万元,全县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特别是*年,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又迈出坚实一步。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财政收入完成30388万元,比上年增长26.5%,首次突破3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18元,比上年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80元,比上年增长10%;随着县财力的不断增强,国家调资政策全部兑现,*年国家公教人员工资平均水平比*年增长了103.6%;从*年开始,我们着力建设“经济通道”,积极实施“轻费减负”,每年减少收费1300多万元;从*年起,我们又率先在全市每年减收农业税400多万元,加快了企业原始资本积累,减轻了农民负担。六年来,我们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好事。广大群众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近几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是全县广大干部职工,*54万人民辛勤努力成果的综合展示。(2)审视当前,我们差距很大...
同志们:
这次全县财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财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形势,统一思想,研究部署今年全县财税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再接再厉,巩固和发展财税工作的好形势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也是财税工作迎难而上、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的一年。 二是依法治税取得新成效。税务部门把组织收入作为中心职责和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及时预测增减因素,制定强化措施。国税部门进一步推进税收精细化管理,强化稽查刚性职能,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源监控,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地税部门创造性地开展综合治税,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大税小税一起抓,跑冒滴漏现象得到进一步遏制,零散税收大幅度增长。全年查补税款1328万元,增收197万元,清理欠税147万元。
三是财源建设取得新成果。,培植壮大了一大批新的财源增长点。,山水平阴水泥竣工投产当年即实现地方财力600万元;华源锅炉当年引进当年投产见效,实现地方财力100万元。济西工业园开始成为新的财源增长点,去年实现税收比上年增长306% 五是财政改革取得新进展。配合市政府完成了市对县财政体制改革。制定落实了新的部门综合预算改革方案,进一步增强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在完善工资代发、改革优抚资金发放形式、专项资金直拨到项目的基础上,启动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政府采购范围实现向工程、服务类的新扩展,全年完成采购额1074万元,节支率13%规范了建设资金征收管理办法,配套费收入比上年增长60%
过去的一年,我县财税工作努力克服国家宏观调控、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农业税率降低等不利影响,确保了收入较快增长,实现了保重点、保平衡的目标,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部门密切配合、合力协作的结果;是全县财税、国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财税工作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足,财源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财源结构不够合理,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过高;受主体税种分享、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影响,地方...
在全县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县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2003年全县环保工作,部署安排2004年全县环保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落实,进一步推动全县环保工作迈上新台阶。下面,我先着重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2003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突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和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深入推进"净气、净水、禁鸣"三大工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环保热点、难点问题,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水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
(三)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开展
(四)环境法治工作日臻完善
(五)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逐步规范
实行关口前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和竣工验收关。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70个;执行“三同时”项目70个,“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均为100%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和政务行为,环保行政审批项目已全部进入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统一接件办理;制定完善《城镇旧区改造、房地产开发环境管理办事指南》,开辟了“绿色通道”,即“前审后批制”和“前置审批承诺制”,优化了投资发展环境;并积极为重庆市清溪丝绸厂办理了“环保通行证”,支持了企业上档升级。
(六)环境监测能力稳步提高
(七)全民环保意识显著增强
一年来,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县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生态保护工作取得较大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但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环保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乡镇和部门领导干部环境意识还不高,还不能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二是我县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结构性污染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较好控制,工业主要污染物还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三是非工业性污染呈上升趋势,“三产”污染、小加工扰民等成为环保新热点,噪声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还比较突出;四是三峡成库后,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之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