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著名景点导游词(通用15篇)
关于四川著名景点导游词 篇1
清音阁、九老洞景区,从清音阁至九岭岗,海拔775-1900米之间,是峨眉山的中山区,地处幽谷之中,两岸高山兀立,雨量充沛,植被丰茂,谷底流水潺潺,清幽凉爽,风景秀美。洪椿坪、仙峰寺一带,可以观赏猴群,给游人无穷的乐趣。
这里便是峨眉山的入口处“龙门洞”这一带的岩体是极为宝贵的地质标本。路边这块石碑,便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64年7月命令峨眉县人民政府把这一带划为“地质剖面保护点”而立的。
这里谷底潭深水碧,古代传有龙居,两峰对峙俨如山门,岸边古洞遗存幽幽深深,故名龙门洞。以前这里飞瀑流泉,林深谷幽,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自然王国的领地日渐缩小,原始生态的身影向深山退却,所以龙门瀑布的壮观已成为历史的记载。游客们,现在峨眉山已被联合国列入人类自然与文化遗产而加以保护,为了我们能再次目睹龙门昔日的仙姿,也为了把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峨眉山这座绿岛完整地交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让我们自觉地加入环境保护者的行列
这里公路下面河心中的那块巨大的奇石,长约35米,,其形状酷似一首航船,它便是“普贤船”我们当地人把它唤作“石船子”别看它其貌不扬,可是大有来历。传说当年普贤菩萨撑着这条满载佛经的船来到此地时,这里还是汪洋一片,普贤菩萨搬书上岸后,为不让海浪把船卷走,于是施展佛法,将船点化成此巨石,从此它便停泊在这仙山脚下了。明朝时期,曾有人在山崖上刻有“藏舟于壑”四个大字,便是说的这件事情。
这座极为普通的跨溪铁索桥,却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动人的故事。
传说1825年初冬,日本和尚良宽在日本的宫川海滨见随海潮漂来一物,近前一看,原来是一段桥桁,上面有着一行醒目汉字:“峨眉山下桥’良宽早已向往仙山佛国,于是心灵一动,吟诗一首:
不知落成何年代?
书法遒美且清心;
分明峨眉山下桥,
流寄日本宫川滨。
这便是日中友好汉诗协会会长柳田圣山题写的亭额:“日中诗碑亭”
这是柳田圣山先生撰写的碑文。它说明了诗碑亭的建造经过,借此表达了希望世界和平,中
日两国人民友好万年的良好愿望。
这块黑色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