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呆呆范文网,文案写作帮手
爱呆呆范文网相关范文最新清明节演讲稿300字

关于 《最新清明节演讲稿300字》 的范文

清明节演讲稿300字

清明节演讲稿300字(精选16篇)

清明节演讲稿300字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一年三班的,今天是清明节,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全体师生来到烈士墓前,为烈士,为我们心中的英雄扫墓。心头萦绕着哀思,分外凝重。

此时此刻,我们看到的不光是一座座陵墓,而是烈士们那高大伟岸的身形。我们为英雄们献上花圈,表达对他们的崇敬。先烈们不朽的英名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我们怎能忘记无数先烈为了祖国的繁荣,为了人民的幸福,奋不顾身,壮烈牺牲。多少英雄葬送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多少英雄为国捐躯却没有流下自己的姓名。这些先烈的事迹像高大的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

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先烈的无限怀念;看今朝,唱不完我们对明天无限的憧憬;展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壮志豪情。让我们一起举起右手,握紧拳头,重温我们的誓词: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

清明节演讲稿300字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开始于周代,每年冬至后108天是清明节。清明节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清明节又叫寒食节。

关于清明节还有一个感人的由来。传说晋文公重耳在逃亡中,一天饿昏了,他的随从介子推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烤着给晋文公重耳吃。晋文公重耳执政后,重赏那些有功之臣,却忘了赏介子推。有人提醒说也应赏介子推。晋文公重耳带着大臣去赏介子推,谁知介子推已经带着老母亲躲在绵山上,有人提出烧山,因为介子推那么孝顺,一定会带着母亲出来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晋文公重耳和随从上山去看,只看老母亲和介子推在一棵大柳树上烧死了。晋文公重耳非常伤心,下令从此以后不动烟火,只吃冷食。所以这一天叫寒食节,又叫清明节。

关于清明节有许许多多的习俗,有祭祖,扫墓,踏青,植树。清明节这天爸爸,妈妈还去纪念逝去的先人,去给逝去的先人扫墓。清明节这天我们还要植树,俗语说的号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种瓜点都。清明节后天气渐渐暖和,农民伯伯也开始抓地了。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在清明节这天去缅怀那些革...

清明节的演讲稿300字

2023清明节的演讲稿300字(精选17篇)

2023清明节的演讲稿300字 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所写的诗,这首诗是清明节最常听见的。而清明节的活动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扫墓了,它代表慎终追远的意义,“饮水思源”的观念。说到清明节,就有一则古代传说,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奸臣想谋害大公子重耳,这件事被清官介子推知道后,便连夜带着大公子离开。有一天,当重耳在山中迷路快饿死时,介子推就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重耳吃,他不求回报,只求如果重耳当上君王后,要做个勤政爱民的国君。不久重耳当上了晋文公,他为了找介子推,而放火烧山,想不到介子推竟被活活烧死在山中了,晋文公十分难过与不舍,这天正式四月五日,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便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也称“寒食节”,这则故事真是感人肺俯啊!

在乍暖还寒的四月五日这天,不管是达官贵人或是田夫野老都要扫墓。这天人人都会带着五色纸、鲜花、牲礼……等,到墓园里打扫祭拜。由于传统习俗一年才扫一次墓,所以墓园早已杂草丛生,不过整理完后,就会焕然一新了!别忘了,烧完纸钱后要记的清扫干净,不可以没用水浇熄火就走,这样可是会酿成火灾的,所谓“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所以一定要当心啊!

2023清明节的演讲稿300字 篇2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文明祭祀,绿色清明。

唐代诗人杜牧曾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快来临了,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

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祭祀先人时,烧纸、放鞭炮等行为是非常不文明的。首先,烧纸和放鞭炮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影响,导致雾霾,有损我们大家的健康;其次,它还有可能导致森林火灾,引发不必要的事故;最后,烧纸和放鞭炮也是浪费资源的一种表现。

因此,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文明祭祖,过一个绿色的清明。我们可以通过鲜花,水果来祭祀先人,表达我们的哀思和怀念。这样,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追忆先人,岂不是两全其美嘛?

另外,清明时节正...

最新清明节演讲稿800字

最新清明节演讲稿800字(精选20篇)

最新清明节演讲稿800字 篇1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思路:冬天过往了,万物复苏,这时候,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称为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常言道:“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可见,清明是一年间农业活动的开始。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更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是一个记念先人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扫墓,谓之对先人的“思时之敬”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先人,吊唁已逝的亲人的风俗仍很盛行。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使人留恋,使人悲叹,使人振奋,这里面包含了很多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进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但是人们祭奠先人、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回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讲,它是在每一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展开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风俗。

历史上,每一年农历的清明节在都江堰都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大典,以预祝当年农业丰收,这是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传统风俗。届时,地方官员要亲身主持放水仪式,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清明放水节再现了成都平原农耕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先贤、崇德报恩的优秀品质,具有宏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清明,这个节日,渐渐融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了生活中一部份。20xx年5月20日,这个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进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严冬在东风中减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往,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清明时。当我们怀着崇敬而凝重的心绪齐聚义士记念碑前,阳光下记念碑上那巍然屹立的战士恍如正引领着我们向远方远望,他是要提示我们不要忘了中华民族过往不屈不挠的奋斗史?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