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辽宁省的导游词(通用27篇)
关于辽宁省的导游词 篇1
红海滩旅游区位于盘锦市的西南端,绵延于双台子河口防洪大堤百余里的沿海滩涂上。它以全球保存的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为依托,以举世罕见的芦苇荡为背景,构成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区域。
那么红海滩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红海滩的确切出现时间无法考证,有学者称有了地球有了海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红海滩。
有人说:“红海滩是活的,始终追赶着海浪的踪迹。滩涂以每年50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红海滩也就踩着它的足迹,一步步的走向大海。
盘锦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大小21条河,流域面积12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3,其中有三条大河在这里入海,西边是大凌河,隔海相望的是凌海市,东面是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接,中间就是双台子河。可以说每一条河都记载着盘锦的历史变迁,每一条河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红海滩码头坐落在辽河三角洲的入海口处。这条双台子河有人也叫它辽河,但此辽河到底是不是彼辽河呢?辽河古称“辽水、句辆河、杞柳河”,称天下名川之一。因多次泛滥,河道也屡次变迁。在1851年(清咸丰20_年)辽河东冷家口(现盘山县坝墙子)决口,河水冲入了现在的双台子河。而那时的双台子河还不是河,而是由于大海涨潮落潮冲刷成的一条潮沟。决堤后,辽河水一半经双台子河入海,一半经原来故道入海。但由于双台子河没有堤坝,水患还是没有彻底根治。
为了防护双台子河的洪水,1896年,清政府花费3百万两白银,大规模兴建了双台河大堤,双台子河正式成为了辽河泻洪道。1958年,当地政府正式截流,双台子河独立承受了辽河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盘锦母亲河。
红海滩形成并非神话,而是辽河移山填海的自然工程产物。辽河从上游带来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在入海处形成咸淡相溶的大量物质在这里沉积,形成了退海之地---滩涂。由于滩涂含有大量的沉积物质,所以适于碱蓬草生长。碱蓬草从生长发育的初期阶段到逐渐变红,一簇簇、一蓬蓬,平平整整,一片锦红,形成红海滩。
碱蓬草’,因为它呈翅膀状,学名叫‘翅碱蓬’不过当地老百姓还是习惯地叫它红碱蓬,它是唯一一种可以在盐碱土质上存活的草。海的涤荡与滩的积沉,是红海滩得以存在...
辽宁省导游词(通用28篇)
辽宁省导游词 篇1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去参观沈阳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沈阳棋盘山风景区。它距离沈阳市区有17公里,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现代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著名省级风景名胜区。
说到棋盘山,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是提起长白山,大家可能就熟悉了。沈阳的棋盘山就是位于吉林省的长白山向南延伸的余脉。早在五、六百年前的明代初期,《明一统志》就将棋盘山作为辽东地区的名山大川载入史册。按照风水先生的说法,这里也是难得的风水宝地。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福陵所背靠的天柱山南临蒲河,背山面水,风水极佳。从前,整个棋盘山伯努尔哈赤所辖的“正黄旗”所有,皇太极时期被分给努尔哈赤的外孙苏克萨哈,康熙年间,苏克萨哈获罪而死,其家产悉被抄没,他在棋盘山的房产、田地划归盛京内务府所管辖。直到民国初年,这里才转归乡民耕种。
由于这些原因,这一地区的森林资源、人文古迹等一直没有遭到破坏。但1931年沈阳沦陷以后,日伪政权在这里横征暴敛,许多古迹被破坏,林木被砍伐,棋盘山呈一派颓废景象。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为保护这里的森林资源,在这里设立了棋盘山林场,采取了封山造林、义务植树等有效措施,不仅保护了原有的林木,而且继续营造出一片新的林带。1983年,有关专家、学者对开发棋盘山风景区的规划方案进行了论证和评议,并把景区分为风景林、经济林和用材林三个功能区,为棋盘山风景区奠定了基础。除了山以外,这里还有许多大、小河流,其中的蒲河为沈阳第四大河。为了充分利用这里的水利资源,1974年,有关单位在这里修建了棋盘山水库,从而基本形成了棋盘山风景区“三山一水”的格局。
我们现在所说的棋盘山风景区是以“三山一水”为主体加上周围其它一些景点所构成的。它总面积约142平方公里,所谓的“三山”,指的是这里的辉山、棋盘山和大洋山,“一水”指的是秀湖,也就是修建辉山和棋盘山之间的拦河大坝而形成的人工湖。
好了,现在我们已走出了市区,这条路的沿途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寝一福陵,不远处还有新建的沈阳植物园。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就是棋盘山风景区的东门了。(棋盘山风景区东门及“碧塘风荷”)
现在,我们已进入棋盘山风景...
有关辽宁省的导游词(通用30篇)
有关辽宁省的导游词 篇1
红海滩旅游区位于盘锦市的西南端,绵延于双台子河口防洪大堤百余里的沿海滩涂上。它以全球保存的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为依托,以举世罕见的芦苇荡为背景,构成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区域。
那么红海滩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红海滩的确切出现时间无法考证,有学者称有了地球有了海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红海滩。
有人说:“红海滩是活的,始终追赶着海浪的踪迹。滩涂以每年50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红海滩也就踩着它的足迹,一步步的走向大海。
盘锦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大小21条河,流域面积12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3,其中有三条大河在这里入海,西边是大凌河,隔海相望的是凌海市,东面是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接,中间就是双台子河。可以说每一条河都记载着盘锦的历史变迁,每一条河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红海滩码头坐落在辽河三角洲的入海口处。这条双台子河有人也叫它辽河,但此辽河到底是不是彼辽河呢?辽河古称“辽水、句辆河、杞柳河”,称天下名川之一。因多次泛滥,河道也屡次变迁。在1851年(清咸丰20_年)辽河东冷家口(现盘山县坝墙子)决口,河水冲入了现在的双台子河。而那时的双台子河还不是河,而是由于大海涨潮落潮冲刷成的一条潮沟。决堤后,辽河水一半经双台子河入海,一半经原来故道入海。但由于双台子河没有堤坝,水患还是没有彻底根治。
为了防护双台子河的洪水,1896年,清政府花费3百万两白银,大规模兴建了双台河大堤,双台子河正式成为了辽河泻洪道。1958年,当地政府正式截流,双台子河独立承受了辽河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盘锦母亲河。
红海滩形成并非神话,而是辽河移山填海的自然工程产物。辽河从上游带来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在入海处形成咸淡相溶的大量物质在这里沉积,形成了退海之地---滩涂。由于滩涂含有大量的沉积物质,所以适于碱蓬草生长。碱蓬草从生长发育的初期阶段到逐渐变红,一簇簇、一蓬蓬,平平整整,一片锦红,形成红海滩。
碱蓬草’,因为它呈翅膀状,学名叫‘翅碱蓬’不过当地老百姓还是习惯地叫它红碱蓬,它是唯一一种可以在盐碱土质上存活的草。海的涤荡与滩的积沉,是红海滩得以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