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总结(精选26篇)
教育教学总结 篇1
从多元智能的调查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本班学生的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较强,而这些能力又有一个共性,就是容易被个体所处环境的对象所控制与塑造,他们对色彩的感觉很敏锐,喜欢想像、设计及随手涂鸦,喜欢看书中的插图,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录影带、幻灯片、游戏等内容。同时,他们又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他们喜欢动手,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他的肢体语言,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演戏、动手操作等方式。而他们的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相对较弱,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力图利用他们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较弱的方面加大刺激的力度,使学生在兴奋状态下接受老师的有意识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根据学生在空间和自然观察等智能方面的优势,在课堂中选用适合教学内容的录像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第一课用“中国表情”来引导学生思考自尊是怎样获得的;在第三课用“如此依赖”来展示依赖的危害性;在第四课用 “双响炮”中的片断和“残疾女孩夏雨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自强的含义及表现,以及自强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用“生命的强音”来引导学生战胜挫折;……学生基本上能够通过录像来感悟知识,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根据学生的肢体-运作智能的优势,采用“用小品再现知识”的形式进行授课。主要采用两种形式:1、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初步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然后再用小品的形式把自己理解的知识表演出来,并提出问题引发其他小组同学的思考,达到同伴互助的效果;2、以教师事先设置情景为依托,引导学生续编小品的发展和结局,并把它表演出来。这样不仅发挥了他们的智能优势,还为学生发展他们的智能弱势提供了机会,因为,编小品的过程必然要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使他们通过语言和逻辑推理来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的智能弱项得以提高。
3、安排座位时按照智能互补的原则来进行,使学生在分组讨论续编故事发展和结局时能够优势互补,尽可能让语言文字智能较强的同学来叙述故事的结局,而让肢体运作智能较强的同学来表演...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教育教学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升。在我的个人认识中,教育教学是帮助学生发展潜力、探索世界、培养能力和性格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以下几点十分重要:
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例如,对于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可以采取在小组内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而对于性格较外向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让他们担任某些职责,如组织活动或演讲等,来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自信心。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通过教授学习方法和策略,如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总结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再次,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人的独特天赋和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和激发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和提供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写作、画画、设计等活动来锻炼创造力。
最后,要注重教学的实效性。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因此,要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即要确保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真正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应用。
教育教学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并确保教学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