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家庭教育心得(精选11篇)
家长家庭教育心得 篇1
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宝,何如让孩子在自己父母身边在学校里乃至将来在社会上健康成长和快乐生活,是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无法回避的实际课题。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较强的集体观念、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和尊重社会公德。但孩子年龄小,贪玩的天性只是让他仅懂得了这些道理,如果不经过持续得体的训练和教育,那也不一定能获得较好的结果。因此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我便对孩子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怎样回答问题、怎样尊敬老师、怎样团结同学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时常教诲,孩子依旧不可能“事事洞察皆文章”,要不然,这个孩子也可能没有童真童趣了。
我对孩子的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大人孩提时的故事,哪怕是最顽皮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提起神来。我就抓住了儿子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自身儿时的磨难对他进行适时的教育。
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讲当代著名科学家的事例,使他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孩子做作业时,难免有“螺丝屁股”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静心耐心的性子,孩子妈妈在他做作业时会静静看书陪读,使之潜移默化地慢慢培养该静则静该动能动的行为习惯。
我们十分注重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团结友爱的精神,例如:孩子有时来告状,说个别同学对他的东西比如玩具、图书感兴趣,乃至放学后叫他请客买吃的事情等。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会笑着对他说:你作为一个男同学,起码要具备大方大度和广纳人气的气度,在你有能力的条件下,为什么不做“好人”去成为一个“领袖”呢?接下来,孩子自己也笑了,孩子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我也就达到了教育目的…….但反过来,我绝对不允许他有“那种”思想的存在,因为这是两种“制度”下不可对等的要求,我告诉儿子,谁要有对等凡俗的计较,以后谁将会有凡俗的结果。
我总觉得,我们对孩子在道德建设上的培养有利于他德育上的帮助,教育和培养孩子尊重社会公德(如在公交车上让座,给社会上那些乞讨的同龄人或老年人施以帮助、残疾人义演的赞助和汶川大震捐资等等)都能极大地培养他将心比心的同情心和对现有幸福生活感恩的心,从小帮助他树立更大的自信心和将来对社会富有责任感。又比如说,我们在...
作为优秀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需求和情感,在家庭教育中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差异。为了帮助孩子成长,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指导和支持。
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教育的多样性和主动性。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多样的教育形式和途径,让他们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成长和锻炼。同时,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通过与他们一起学习、交流和探索,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陪伴、支持和鼓励。
作为优秀家长,还需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信心。我们应该让孩子自主地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事物和挑战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认可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自信、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作为优秀家长,我们需要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他们的选择和个性,在平等、开放的沟通中与他们共同成长。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成为阳光、自信、勇敢的未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