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呆呆范文网,文案写作帮手
爱呆呆范文网相关范文解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关于 《解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的范文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解读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截至底,全国31个省份已全部出台本地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解读,欢迎阅读。

新机制:农村孩子免交学杂费的8年之旅

为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近日,,在学生人数减少的情况下,,

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的8年时间,农村的孩子上学的学杂费不用交了,很多困难家庭的孩子也终于有学上了。而这背后的功臣就是国家实施的一项惠民政策。

2005年年末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的通知。作为一个新机制,该政策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该政策从2006年在西部农村中小学实施,2007年扩展至全国。

新机制的特点与深意

新机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二是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机制。在资金的总体安排上,体现了中央拿大头的原则。三是实行了由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省以下各级政府应承担的经费,制定地方各级政府的具体分担办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保证中央和地方各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落实到位。

同时,在部分地区试行建立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资金支付管理等制度,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的财务管理,农村中小学校财局管,强化监督检查,切实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新机制的实施对于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经过2006年在中西部部分地区的试点,2007年的全面推开和调整完善,到2009年底,国务院确定的改革目标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全部实现。

2010至,连续两次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每年提高100元,一补生均标准每年提高250元。

,中西部地区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达到小学500元、初中700元,东部地区年生均达到小学550元、初中750元,同时,对不足100人的农村小学教学点按100人核拨公用经费,较好地满足了农村中小学教学和运转之需;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一补生均标准达到每年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点击查看原文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