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冬爷爷的礼物。
一、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冬季的特点和重要节日。
2.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理解感恩和分享的意义。
3. 学生能够动手制作礼物,并用普通话表达谢意。
二、教学内容:
1. 故事:《冬爷爷的礼物》
2. 手工制作:圣诞贺卡。
3. 语言表达:感谢、分享。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
老师介绍冬季的特征和重要节日(例如:圣诞节),然后问学生是否知道在冬季里有哪些值得我们感恩和分享的事情。
2. 讲故事:
老师讲故事《冬爷爷的礼物》,故事中讲述了主角小猫发现了冬爷爷带来的礼物,并把礼物分享给了他的小伙伴们,然后大家一起感谢冬爷爷的善意和慷慨。
3. 手工制作:
为了表达感谢和分享的意义,老师让学生动手制作圣诞贺卡,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创意来制作卡片,并在上面写下自己的祝福和感谢。
4. 语言表达:
老师教授“感谢”和“分享”这两个词语的普通话表达,并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比如:“谢谢你的礼物”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5. 结束:
老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回顾学生们的学习收获,并强调感恩和分享的重要性。最后,老师让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圣诞贺卡,用普通话感谢周围的人,并分享自己的快乐。
四、教学评估:
1. 学生能够准确使用“感谢”和“分享”这两个词语,并用普通话表达出来。
2. 学生能够通过手工制作礼物来表达感谢和分享的意义。
3. 学生对故事和主题有深刻的理解。
4. 学生能使用普通话口语进行简单交流。
大班语言:冬爷爷的礼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冬季的常用词汇。
2. 学生能够借助图文并茂的故事了解冬天的特点。
3. 学生能够理解并模拟简单的冬季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冬季的特点。
2. 让学生积极模拟在冬季中的活动。
三、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冬季相关故事及图片。
3. 外套、帽子、手套、围巾等道具。
四、教学流程:
1. 导入
教师通过PPT播放冬季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冬季的景象,并引导学生说出冬季的常用词汇。
2. 教学过程
(1)故事讲解
老师通过故事讲解冬季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冬季的气候、天气、风俗等,并引导学生对故事所描述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
(2)模拟活动
老师让学生模拟冬季中的活动,如滑雪、打雪仗、堆雪人等,学生可以借助外套、帽子、手套、围巾等道具,感受冬季的气息。
3. 总结
老师通过学生的模拟活动和表现,对冬季的特点进行总结。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冬季的特点,认识冬天的常用词汇,同时也让学生从模拟活动中深入感受冬季的气息,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同时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模拟活动中表现得比较羞涩,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引导,以克服紧张和不自信的情绪。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以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